|
|
|
|
中国人物
|
作者:
|
|
没有走完的路
——追记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韩玉珍
她带着荣誉,也带着耻辱,带着微笑,也带着伤痕,过早地走完了人生之路,给后人留下了
……妇女之友曲秀珍中国1
979年9月,黑龙江省体校乒乓球教练韩玉珍溘然病逝。生老病死,本是人类无法
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对韩玉珍来说,志未酬,过待补,子且幼,生命的火花过早熄灭,这
委实太残酷了。
她曾被世界乒联列为种子选手;曾与队友一道为国争光;曾因赛场上临阵脱逃制造茵
国际新闻;曾被罚为不能再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荣与辱,誉与罚,闪电般地来去匆匆,使
这谓民出身的哈尔滨姑娘成了中外体坛上的新闻人物,至今名字上还罩着神秘的光晕:韩
玉珍是中日混血儿,不想打败日本人,韩玉珍受了重收买,韩玉珍被间谍蛊惑。叛徒、特
务、败类,风传种种,猜测种种。
韩玉珍到底是怎么回事?
国家队第一号主力队员1958年春,一位个头1.7米、眉目清秀的小姑娘走进了哈尔滨
业余体校乒乓球集训队。就是这个小姑娘,3年后走进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运动
场:与李富荣配合,获世界男女混合双打亚军;与梁丽珍配合,获世界女子双打第三名;她
自己,获世界女子单打第八名。她就是韩玉珍,共青团员,19岁。
那还是中国乒乓球事业爬坡的年代。韩玉珍稳健的防守,勇猛的扣杀,加之高大的身
材,蓬勃的朝气,使她立刻成为举国举世瞩目的新秀,被国际乒联公布为世界女子乒乓球第
八号种子选手。
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首次在世界上夺得亚军,士气大振,充满信心要从日本女队手中夺取
考比伦”杯。日本女队在庆贺三连冠的同时,也看到了异军宛的中国女队,不知下届大赛
鹿死谁手。比赛结束后,日本队留北京进行友好访问。访问期间,韩玉珍两次战胜了第25
届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第26届世界女子单打第三名的日本一号种子选手松崎君代。
为此,国家队把她列为第一主力队员培养。
打不垮的铜墙铁壁韩玉珍获得世界第一流的球技,主要出自她的苦练。谁发球好,她就
请人家同自己茵练发球;谁扣杀好,她就软磨硬泡同人家练扣杀,直到完全掌握要领。队
里要求队员每天练球6小时,可她除了睡眠和三餐,其余时间全粘在球台与训练场。在她的
日历中,根本找不到节假日和星期天。一次练球胳膊和腰部拉伤,教练不让她出早操,她跟
教练喊,跟教练闹,非出操不可。无奈,教练只得让她在室内做手法500次,练爆发力。一
个多小时早操结束时,不知她做了多少个五百次,衣服上下全部透湿。
在国家队里,人称她是:练不倒的韩玉珍,打不垮的铜墙铁壁。
1961年9月,韩玉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国家队对韩玉珍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韩玉珍也奋力在通往世界乒乓球峰巅的路上登攀。然而,在她的心理上,却潜伏着一颗不幸
的种子。
“被刺事件1962年10月22日,中国乒乓球队访问日本。这次友好比赛是迎接即将在
南斯拉夫举行的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练兵,双方球队非常重视这场热身赛,都派出
了自己最好的队员。
10月31日,中日乒乓球队在名古进行了首次团体赛,中国队由韩玉珍、王健、梁丽
珍出场。中国队终于战胜了第26届团体冠军日本队。首战胜利,多么令人鼓舞,它充分显
示了中国女队的实力。
11月1日,中国女队到达东京,将在次日同日本队进行第二次比赛。当天清晨,和韩
玉珍同住一个房间的梁丽珍慌慌张张地跑进荣高棠的房间,报告说韩玉珍被刺。荣高棠等领
导立刻赶到现场,发现韩玉珍趴在地上,说几分钟前突然闯进一个人,用小刀将她的手刺
破,又翻了梁丽珍的箱子,将她们两人的球拍搞破之后,就从窗口跑了。
事发之后,日本警方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刺客迹象,认为可能是运动员赛前紧张自
伤。我方多次了解和分析,也认为被刺根据不足。经过反复做工作,韩玉珍自己说出了真
相。原来,韩玉珍深知这次比赛的重要,她害怕万一输了,领导不让她参加第27届世界乒
乓球锦标赛,或参加了不被重用。那样的话,一切希望都将化为乌有。于是,用小刀将自己
的手刺破,佯装遇刺受伤,躲避这场比赛。她还怕队友胜了压过自己,又将王健、梁丽珍的
球拍弄破。干出了害国、害人、害己的蠢事。
韩玉珍被提前送回国内。她制造的被刺事件,在国际体坛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一错再错国家体委对韩玉珍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开除了她的党籍,下放到北京南苑
农场劳动。
刚刚20岁的韩玉珍跌了跤,组织上和同志们没有厌恶她,遗弃她,贺龙、荣高棠等领
导同志多次对她进行帮助教育。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斗争,韩玉珍认真检讨了错误,重新回到
了国家队。
韩玉珍依旧像从前那样苦练,球技在女队中仍名列前茅。
1963年11月,她参加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队获乒乓球团体冠军,韩玉珍立
下了大功,她又与梁丽珍配合,夺女子双打冠军,她本人获单打第三名。而后,在莫斯科参
加5国比赛,获女子单打亚军。与李赫男、王家声配合,分别获女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冠
军。
1964年4月,在全国乒乓球赛上,她力克群英独占魁首,获女子单打冠军称号,与李
赫男配合,获女子双打冠军。在这届比赛中,她每场都以3:0获胜,创造了每场皆胜、不
输一局的记录。韩玉珍再度名声大振。
同年,韩玉珍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有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乒乓球赛,这些比赛是第
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战前练兵。韩玉珍在邀请赛中与日本的深津尚子争夺冠亚军。当
深津尚子追上几分时,韩玉珍意志先垮了下来:“完了,不能夺冠军了!同志们会怎样看我
呢?”一想到这些,骤然心慌手软,精力分散,在2:0领先的情况下败于深津。报纸评论
说:前两局的韩玉珍和后三局的韩玉珍判若两人。
韩玉珍越怕越输,越输越怕,一蹶不振,又败给深津一次。当她看到队友们先后战胜了
另一名日本名将,唯恐再输,影响参加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是旧病复发,临阵怯
场,谎称患了阑尾炎而腹部剧痛,企望躲过比赛,被领导及时识破。
韩玉珍是一位畸形的运动员,具备优秀选手的许多条件:灵敏度高,能吃皮肉之苦;但
缺乏优秀运动员最宝贵的心理素质,患得患失,个人主义严重……这次比赛,韩玉珍获女子
单打、双打、混合双打三项亚军。这是她最后一次的比赛成绩。国家体委决定将韩玉珍调回
黑龙江,今后不准再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
当中国队参加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即将出发的时候,远在黑龙江一个小村庄的韩
玉珍,捧着载有队友名单的《人民日报》百感交集,愧悔莫及。
命途多舛夙愿未偿韩玉珍不愿意把自己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昔日队友们的捷报再度燃起
希望之火,她当即给省体委领导写了一封长信:“我在乒乓球事业上跌了跤,应当从这里爬
起来。我唯一的愿望是当一名教练,把技术传给别人,为了不再出现第二个韩玉珍。”
然而,韩玉珍命途多舛,就在她从农村回到省乒乓球训练队做教练之际,十年动乱开始
了。韩玉珍被关进牛棚,接着是严刑逼供,人格污辱,被打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常常跑
着跑着哭,跑着跑着笑,一会装狗叫,一会骂自己是叛徒、特务、假党员。她本不是硬弓,
忍不住这种折磨,一打便“招”,一审便“供”,不仅殃及自己,也殃及他人。她又时时自
责。
她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跳过高塔,吃过火柴头,往自己心脏部位扎缝衣针,直到故
去,心包上还有一根针未及取出。
1972年的一天,韩玉珍同省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打球,没有一个人能胜过她,包括后来
的世界名将张德英,这震动了黑龙江体坛。她从工厂被调回省体工队,一技之长再次得以发
挥。她立志要把自己的技术传给别人,作为陪练,她在对张德英等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上,做
出过贡献。
1978年,省体委对韩玉珍的“特嫌”、“叛徒”问题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她被调
到省体校,被正式批准为教练员。夏天,她顶着酷暑,和学员一同苦练。冬日,她冒着严
寒,同学员一道出操训练。春去秋来,从无例外。有的队员吃不消,觉得跟她训练太苦了。
可队员们哪里知道,这对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带病带伤的教练来说,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啊。在她的训练下,队员们的成绩提高很快,许多学员成为省内外著名运动员。
韩玉珍酷爱乒乓球运动,关心乒乓球事业,她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将功补过,要实现“再
也不会出现第二个韩玉珍”的夙愿,带领她的队员在通往世界乒乓之冠的路上攀援。然而,
这条路她没有走完,刚刚任了一年教练,便带着理想,带着悔恨,带着光彩,带着灰暗,带
着伤痕,也带着微笑过早故去了。
至今,韩玉珍的领导、教练、同志提起她的时候,还都念念不忘,百感交集。他们惋
惜,惋惜当年技术第一的韩玉珍能为国争得荣誉,却被个人主义断送了锦绣前程。
他们愤懑,愤恨“文革”对韩玉珍惨无人道的摧残。
他们感叹,感叹她一生中的坎坷和不幸。
他们追记着,追记着韩玉珍在那条没有走完的路上的风风雨雨。
他们深思着,深思着造成她的不幸——个人的、社会家庭的、历史的原因……
[返回页首]
|
|